梨花风起正清明,游子寻春半出城。
日暮笙歌收拾去,万株杨柳属流莺。


《历书》:“春分后十五日,斗指丁,为清明,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,盖时当气清景明,万物皆显,因此得名。”

  四月清明,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。

     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,也是历久千年最重要的祭祀节日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,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,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如今,清明已被国家确定为法定节日,更赋予这个传统节日以新意,让清明更清明,过得更有意义。 

 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受汉族文化的影响,中国的满族、赫哲族、壮族、鄂伦春族、侗族、土家族、苗族、瑶族、黎族、水族、京族、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,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,但扫墓祭祖、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。

 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,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,也叫做民族扫墓节。2006年5月20日,经国务院批准,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   清明将至,我们该如何祭祀先人,让清明更有意义?无疑,要文明祭祀,首先是安全祭祀。清明是个美好的季节,但此时风干物燥,最忌“野火烧不尽”。每到清明期间,各级政府虽三令五申,并加强了安全检查监督,但因为不文明祭祀导致的火灾屡有发生,教训惨痛。因此,要充分认识清明节护林防火的极端重要性,唯有安全祭祀,做到了祭祀安全,才谈得上清明的意义。  

      祭祀安全,是清明祭祀最重要的要求。在此基础上,文明祭祀关键要破除旧观念,树立新风尚,莫把封建迷信、上坟烧纸当作清明祭祀的唯一,而更当以传承传统文化和民族美德为主题,把对先人的祭祀作为一次感恩亲情的怀念、崇尚美德的记忆。文明祭祀的方法方式很多,笔者以为,以下几种是为重要。 

      低碳祭祀。就是要强化文明、安全意识,自觉放弃焚烧纸钱香烛、燃放鞭炮烟花等陈规陋习,力倡鲜花祭祀、植树祭祀,通过献一束花,植一棵树等,寄托对先人的哀思,营造一方树木葱郁、花草芳香的美好环境,令先人的魂灵安息九泉。相信,先人若有灵,也会喜欢山清水秀的美景的。  

      追思祭祀。就是要感恩先人,牢记先人的曾经和留给今人的恩德。清明期间家庭成员齐聚,开个追思会,或颂读一篇祭文,既可深刻表达对先人的思念之情,又可以记忆先人过去的教诲,重温先人身上良好的家风、道德。百善孝为先,尽孝不宜迟,追思教育,更有利于培育晚辈的孝老美德。  

      节俭祭祀。就是要遵守社会公德,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,不要对老人活着不敬、死后折腾。祭祀活动中不要摆阔显富讲排场,要知道,先人们一生辛辛苦苦,节衣缩食,艰苦奋斗,无私奉献,为的就是今人的幸福。节俭祭祀,正是对先人良好家风、美德的传承,也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。  

  文明祭祀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,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必然要求,祭祀先人,继承传统美德,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生活,才是清明祭祀的重要意义所在。



孺教网在此提倡大家文明祭祀

度过一个平安的清明节